本节内容主要有以下几大点:
何谓翻译
翻译标准
翻译的四环节
英汉思维的区别
1. 何谓翻译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双语转换过程或结果。
翻译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说翻译是艺术,是因为他需要找寻和挑选最适当的语言材料去表现原作所表现的内容与形式。
说翻译是学问,是因为翻译其过程设计到各门英语专业中的学科——语言学、词汇学、修辞学、语义学等等。
2. 翻译标准
2.1 最著名的翻译标准是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虽然这个标准在当今翻译界还有着一定的争议,但是这一条标准仍然在翻译界占有重要地位。
信: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达: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充分地发挥译语的特长,从而使得愿意明显。
雅:译文要古典优美,达到一定的意境。
2.2 鲁迅先生提出了“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求其易懂,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 “求其易懂”指的是通顺,保存丰姿是忠实。
2.3 目前大家认为的标准是:
首先,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需要准确而完整的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情感色彩,甚至文体和风格。译者不得对原作的思想内容等加以丝毫的削弱、冲淡和夸大。
其次,译文的语言文字必须规范化,用词造句应符合本民族语言的习惯。对于科技英语的翻译,这点尤其重要,尤其需要畅达明了,通俗易懂。
2.4 对于医学科技英语,尤其重要的是,准确无误,这包括正确、无误、精准。包括原著观点、论据、事实和数据等。一般科技文章的翻译出现问题,后果可能是机器的故障。但如果医学科技英语翻译中出现问题,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人员的伤亡。
3. 翻译四环节
3.1 理解:
理解原文,不是逐字逐句的理解。在我们应对考研英语中时,我们就曾接触过了英语翻译。相信大多数战友不会去仅仅翻译那句话吧!真正的做法是通读全文,在进行翻译。在翻译医学科技英语文献时,也应该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在进行翻译。
在这里,我根据我的经验,建议大家在翻译前把原文通读两遍。第一遍是快速通读。目的在于只对原文大概了解,不需要拘泥于细节,只需要知道大概讲的意思。第二遍是细读,逐字逐句的读,把需要注意的生词、术语、短语都标记出来,对于难懂的句子要做上记号。此外,还要结合上下文通过对词义的琢磨,对语法的分析,搞清楚原作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关系尤其重要。
3.2 表达: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理解准确奠定了表达的基础,为确保译文的科学性创造了条件。但理解准确并不意味着一旦你个能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这是因为翻译还有着艺术性。很多情况下,包括做口译的都了解,对英语已经非常的了解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感到无法用汉语表达出来,即使逐字逐句转译成汉语,读起来也非常别扭,带有浓重的“翻译腔”。对于这种问题,一般的翻译理论是认为,需要通过对英语和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的一同以及对构词、语序的差别和特点的对比分析,掌握其相互转换的规律,并通过再三实践,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应付自如。
理解原文只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表达恰当才是我们翻译的最终目的。
3.3 校验:在校验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3.3.1 核对认命、地名、数字和方位等是否有错漏
3.3.2 核对译文中大的翻译单位,检查有无错漏、误译
3.3.3 校正错误的标点符号,使其符合汉语用法
3.4 定稿:把译文从头到尾再看一遍,看看译文是否正确,字句是否流畅易懂。
4. 英汉思维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隶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同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这两种语言折射出不同的背景。要想更好的进行医学科技英语的翻译工作,需要对这两种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思维方式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翻译。
见此例:
Every time I asked Joe to pay back the money he borrowed from me, he sings the blues about all the things he needs money for.
每当我要Joe还我钱时,他总是诉苦,说他有这样那样的开支。
这里的难点就是sings the blues,我们知道,blue这个词在英文中是个非常特殊的词汇。Blues是爵士音乐的一种,这种音乐节奏较慢,曲调深沉。因此,这个短语其实应该理解为“诉苦,抱怨”。
另外一例:green。英汉两种语言中,绿色都象征着生命。然而,绿色也是不成熟的颜色。因此英语中绿色比喻“没有经验”。于是可以看到这样的短语:
a green hand,生手、初学者
green goods,新鲜货
此外,green还可以表示“嫉妒”。汉语中的“眼红”,英语中却用a green eye。
但是英语中又有很多词组与汉语的绿色无关:green house(温室)
英语中的红色和汉语中的红色也是有着很大不同的。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是很受欢迎的,常常代表着“喜庆、吉祥、胜利、好运”等。汉语中的说法是“事业红火”,“红人”,“红军”等,但是在英语中,red代表“危险、赤字、愤怒”等,例如“go into red”指“出现赤字、发生亏损”,此外,red还有“猥琐、狂热、****”等意思,如“red light district”。
英语和汉语中的数字也不同。我们讲究“好事成双”和“双喜临门”,但是英语中,“up to the nines”和“touch it off to the nines”均表示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
环境对两个国家的影响也非常深刻。中国自古是以农业立国,我们很多成语是农谚,而英国自古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因此很多日常用于都离不开海、水、航行等词汇有关。举例:英国人喜欢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中国人却说“挥金如土”:我们说“太阳从西边出来”,英国人却说“when Dover and Calais meet”,这里的Dover是指英国的多佛港,Calais指的是法国的加莱港。
最后一个例子,中国人自古喜欢龙,我们是龙的传人,因此我们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着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作是光明的未来,“望子成龙”。但是,英美文化中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在欧美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量以龙为怪兽的形象。
在英汉翻译中,最重要的是一个英汉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我在这一点上准备了几篇文献,给各个丁香园的战友看看了。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这一期的讲座中,我们主要讲到了翻译的一些基本要点。首先简单的谈到了什么是翻译,接着,我们需要知道较好的翻译标准是哪些,我们主要讲到了严复老先生的“信达雅”标准,也讲到了鲁迅的标准,再提到了现在公认的标准。既然知道了哪些是好的标准,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进行翻译过程,首先是理解全文大概意思,接着用合适的话语表达出来,接着校对,最后定稿。翻译中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掌握中英文思维的问题,因此我给大家举例讲解了英汉思维有哪些常见的差异,也给大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供大家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
今天的讲座就大概这么多了,第一次讲座,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以供我在下次讲座中改进。谢谢大家!